住院老人如何排解心中的孤独?
老年期是人生当中的多事之秋。老年人由于身体的衰老、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突发事故的发生、巨大的精神心理创伤、老年病亚急性或急性后期的康复、老年失能照护、舒缓治疗和临终关怀等等,均会让老年人住进医院。老年人一旦住进医院,社会角色就会发生转变,会造成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孤独之感便会逐渐产生。住院老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排解心中的孤独:
①接受现实保持平和心态:老人住院后应接受现实,积极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进行老年病的医疗、康复和护理;应保持平和的心态,正确看待和处理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深刻领会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确立适当的生活目标,坚持运动锻炼,沉着应对所患疾病。
②适应角色的转变:老人住院可能会由照护者转变为被照护者,应学会调整心态,为自己重新定位,尽快适应新的角色。
③培养情趣享受多彩的生活:老年人只要留心,就会发现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学会欣赏大自然,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可以使心灵得到净化,注意力得到转移,心情得到放松,孤独得到排解。
④广泛参与保持愉悦心境:在医生的允许下,老人可以在医院或小区内参加老年人的一些活动,一起聊天,共同探讨病情,感情得到寄托,孤独得到消除。
养老机构的老人如何适应其生活氛围?
养老机构是指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卫生清洁、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的综合性服务机构。入住养老院的老人,应尽快适应其新的生活氛围,具体的方法如下:
①调整心态:入住养老机构,一切都要听从养老院的安排,不能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一切随心所欲,在这种情况下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非常重要。
②适应环境:入住养老机构后要很快适应多人居住的环境,本着人人平等的原则,不搞特殊化,只有适应新的环境,才能活得更好。
③注意交往:进入养老机构使老人与外界间的联系有了障碍,但老人一定要适当地与机构内外的人员交往,慢慢适应养老院的生活。
④学会自控:老人进入养老机构,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不可能事事如意,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应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以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切不可有意向工作人员挑衅,或不与他们合作。
⑤保持自信:老人应对自己保持信心,相信自己可以适应新的环境,能够战胜面临的困难和生活得更好。
⑥参与活动:老人应积极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尽可能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
您知道照护者的作用吗?
对老年人的照护主要包括对老年病患者急性期的照护、中期照护、长期照护和临终关怀服务等。不同的照护者具有不同的作用,具体如下:
①急性期照护者的作用:主要提供老年病急性期的医疗照护服务,照护的重点是及时处理导致生命危险的各种病理因素,常采取短期干预措施来帮助老年人尽早恢复健康。
②中期照护者的作用:主要提供老年康复和护理服务,旨在帮助病患由疾病期过度至恢复期,协助病患由医院平安返家,使其由医疗上的自主到功能上的自主,尽可能避免或减少老年残疾的发生,不留或少留任何的老年并发症或后遗症。
③长期照护者的作用:主要提供日常生活护理服务,同时也提供少量的医疗护理服务。长期照护的服务对象为部分失能或完全失能的老人,他们需要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甚至终身接受日常生活方面的照护服务。
④临终关怀照护者的作用:主要提供舒缓治疗和临终照护服务,协助生命末期病患尽可能维持一种舒适的状态。
老年照护者应当掌握哪些技能?
老年照护者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应掌握以下几种技能:
①日常生活活动的照护技能:这是照护者应掌握的最基本的技能,包括洗脸、穿衣、梳头、翻身、坐立、站立、移位、行走、如厕、上下楼梯、进食、洗澡和使用工具等的照护技能。其中,洗脸的目的是使患者皮肤保持清洁,预防感染,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排泄功能,满足患者对舒适和清洁的要求。洗发梳发的目的是去除头皮屑及污物,防止头发损伤,减少头发异味,减少感染的机会,维护头发整齐整洁,增进美观,促进舒适及维护自尊。洗澡的目的是去除皮肤污垢,保持皮肤清洁,预防皮肤感染和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其他方面的照护目的在于使患者保持最基本的日常生活能力,预防进一步残疾的发生。
②精神慰藉的照护技能:需要照护的老人一般比较孤独,照护者必须具有和患者进行密切交流和沟通的能力,能够排解患者心中的烦恼与忧伤,避免老年抑郁和老年焦虑等情感不良事件的发生。
③老年康复护理技能:老年患者应尽可能保持一定的身心功能,因此,照护者应具备相应的康复护理技能,帮助老年人进行适宜的物理、职业和认知功能等的康复。
④基本的医学照护技能:照护者最好应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能够从事一些简单的医学护理。
本文转载自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主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